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学校高水平建设发展实际,积极探索符合教师发展规律的人才评价制度,坚决克服“五唯”痼疾,不断破解制约人才发展的关键问题,以多元化、发展性评价机制激发师资队伍的生机活力,形成了学校人才发展的竞争优势。
一、具体做法
(一)明确师德评价首要标准,推进践行育人使命
学校始终将师德师风作为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,2019年制定实施《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》《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(试行)》《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(试行)》等文件,2020年编制学校《教师师德手册》,坚持以“四个引路人”“四个相统一”为遵循,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、制度化、规范化。
开展常态化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。将立德树人要求贯穿人才发展和教育教学全过程,在全校范围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、教师工作的重要论述,采取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反复学、深入学。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师风培训,及时掌握教师思想动态,引导广大教师形成正确价值观。注重师德典型引领,开展“师德标兵”“优秀教师”评比表彰,大力发掘先进人物及典型事迹,充分发挥榜样力量。
健全师德师风考核及监督管理机制。学校强化师德承诺践诺,严把新教师师德关,组织新教师入职宣誓,明确师德要求。各教学单位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组,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育管理工作全过程。年中召开师德师风建设推进会,对师德师风情况进行问题排查和集中研判,及时整改并确定工作方向和重点。年末进行全校性的师德师风考核,科学运用考核结果,发现问题“一票否决”。
(二) 改革引人用人评价,注重考察综合素能
学校在人才引培方面坚决破除“五唯”,不搞一刀切,而是综合考察人才的综合素能,真正将能力强、素质优、水平高的人才培养好、引进来。
改革新聘教师选人标准“一刀切”的做法。认真贯彻落实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,不以学历、文凭作为考察人才的唯一标准,而是根据高职学院自身实际,重点考察相关专业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,注重行业影响和技术技能水平。对于特殊高技能人才适当放宽学历要求。
灵活采取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智相结合的方式。一方面注重从各大高校、科研院所、行业领先企业中招聘各类人才;另一方面通过定期讲学、项目委托、短期服务等形式,柔性引进各类大师名匠、教授专家等高端人才,量身定做引进待遇和目标任务。对学校急需、学科紧缺的高端人才,建立高效快捷的绿色通道。
积极探索发展性评价。学校根据各级各类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和要求,系统打造包括各类研训在内的多元立体化全员培训体系,构筑教师专业成长绿色通道。出台学校《“雏鹰计划”/“头羊计划”实施方案》《产业教授选聘与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《技能大师工作室遴选与管理办法(试行)》等,激发教师学习成长的内生动力。
持续推进校企双兼双聘。完善校企人才共享制度,校企资源双向流动,重点选配行业企业领军人才、大师名匠兼职任教,形成专兼职教师互相帮扶、结对提升的局面,拓宽师资来源,形成开放多元、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格局。建立动态调整的兼职教师资源库,形成专兼职教师互相帮扶、结对提升的局面。进一步推进专业(群)双带头人计划,通过校企双方组合优势的体现,共育技术技能人才。
(三) 抓实师资分类评价,突出教育教学实绩
学校突破以往人才考核评价标准单一化的局限,持续推进教师岗位分层分类管理,建立科学合理且颇具特色的考核评价标准,逐步搭建各类教师之间转换的条件和平台。
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。探索分类进行职称评聘的新政策,印发并实施学校《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》等4个专业技术资格条件。突出师德为先、能力业绩、社会服务的职称评价导向,针对教科研并重型、教学为主型、科研为主型等不同类型教师岗位特点,制定各具特色的专业技术资格条件,强调各自“代表性成果”。设置“破格申报”及“直接认定”条件,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。
实施多元考核机制。探索分类考核办法,出台《教职工岗位聘期(2020-2022年)分层分类考核任务目标》,完善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考核机制,促进人才多元发展。把作风建设纳入考核评价指标,发挥学校、二级单位、服务对象、社会等多元考核主体的作用,促进形成各支队伍多维发展的人才生态。
创新团队考核评价。出台《关于深化团队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,强化团队目标考核,重点突出鼓励合作、激励创新思想。授权团队负责人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,对团队共同承担的重大项目、取得的重大成果,根据团队成员的实际贡献进行科学认定。对取得重大贡献的团队给予奖励,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追求卓越、鼓励冒尖的氛围。
(四) 创新评价激励机制,激发师资内生动力
学校重视绩效分配在人才评价激励中的重要作用,进一步按作用和贡献调节收入分配,形成与业绩相联系、与人才类别相匹配的多元激励机制。
加大对重大工作项目和突出贡献员工的绩效奖励。出台并实施《重大工作项目奖励实施暂行办法》,对具有良好认可度及较高影响力的重大工作项目实施奖励。鼓励专任教师在完成基本工作量的前提下,积极参与高水平项目、竞赛,出版高水平著作,发表高质量论文等,对于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“跨岗享受基本业绩”奖励。
深化二级院部基本业绩奖励分配改革。出台《奖励性绩效工资改革方案(修订)》《关于深化基本业绩奖励分配改革的指导性意见》,切实贯彻“注重绩效、按劳分配、优绩优酬”的分配原则,理顺校内分配关系,向在人才培养、教学科研、专业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二级院(部)和教师倾斜,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在师资人才评价中的激励作用。
深化团队建设管理。创新团队成员薪酬管理形式,对全时全职承担建设任务的团队带头人实行年薪制管理;对兼职承担建设任务的团队带头人或成员,学校根据团队项目的重要性、影响力及取得成效,实行包干性奖励,向业绩突出、成果丰富的优秀人才倾斜,加快建立能充分发挥各类人员创新活力的考核评价体系。
二、 工作成效
(一)教师综合素养全面提升
基于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机制,学校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,教师师德水平进一步提升。目前我校专任教师578人,高级职称占比44.64%,双师比例达94.29%。2019年来新增高层次高技能人才25人,获评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、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、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各1人,多人获“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”、校级“师德标兵”“优秀教师”“优秀教育工作者”等称号。广大教师在教学研究、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。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数量逐年增长,国际交流日益广泛,成效显著。
(二)高端人才引领作用凸显
2019年来学校新增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、国家级双师基地和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、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,新增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、省科研创新团队1个,省级人才工程8人,选聘省、校产业教授20余人,获批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,选聘“头羊计划”培育对象6人、“雏鹰计划”培育对象7人,形成了以教学名师和行业企业大师领衔的团队建设机制,人才集聚度进一步提升,教育教学、科研和社会服务协同创新,高端人才辐射及引领作用日益凸显。
(三)各类人才活力日益增强
学校以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创新为突破,着力优化教师发展环境。近年来制定出台有关师德师风建设、青年教师队伍建设、深化团队建设、奖励性绩效工资改革等10余份政策性文件,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规范严格、民主公开、开放包容、运行高效的师资人才成长发展体系以及导向明确、精准科学、规范有序、竞争择优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,充分调动起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为广大教师提供成长的条件及发展的空间。全校形成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优良环境,人才活力得到极大释放和增强。
(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赵永胜 供稿)